2008年5月31日

從客家事務談文化行政-客家文化會館到客家行政大樓

休館多日的台北市客家文化會館,歷經兩個月餘的整修與裝潢,已於2008年5月5日重新開幕使用,並於5月31日舉行喬遷的儀式與粽香節活動以為慶祝。

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原設有三個客家館舍,台北市「家文化會館」成立於民國87年10月,「客家藝文活動中心」成立於87年2月,「北區客家文化會館」則成立於90年8月,而會本部則設在市府大樓內。

以行政的角度觀之,一個局(會)管理三個館舍與會本部,分別位於台北市的大安、北投及信義區三區,對於行政上的效率而言,往往因為公文往返耗費多時。再且,北區客家會館的館舍租金所費不眥,經營困難,遂於去年閉館,而將相關業務與藝文中心合併,今年再因為經營管理上的問題,將客家藝文中心的行政單位遷移,完全與會本部及其他館舍的人員集中至客家會館。基於上述原因,客家會館乃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裝修,以力辦公空間的調整與規劃。

會館本身本應具有社會教育與社會服務的功能,歷史上台灣許多早期的會館,也多具有這樣的意義存在,台北市客家會館的成立,除了展示空間與辦公區域外,最重要的就是志工的組織設置與培育,讓志工參與會館展場的導覽及館舍的維持,並進行課程安排。

但新的客家會館,除了將原有的二、三樓展示空間完全改設成主管辦公室,各單位辦公空間及會議室之外,僅保留四樓的大視聽室及一樓的餐廳空間,原屬於會館該有的展示空間,及因為這樣的展示空間所該存在的會館功能,於此消失殆盡。若不是主管不懂客家事務,就是行政凌駕文化,完全以一個行政為核心考量的出發點在經營這個館舍,造成了會館在功能上面臨重大的轉型挑戰。

行政效率不彰的問題,不應該成為行政凌駕文化的說辭,電子化的公文系統,網路的視訊會議等都是現階段行政改革的重點,若不是此行政改革執行不彰,便是行政文化的惰性,及內部工作人員的行政習慣跟不上電子化時代的演進所導致。不應該將公文往返的效率問題,成為以行政凌駕文化的說辭,然後聚集了三個館舍與一個會本部的空間與人員配置,來扼殺會館的社會意義。

當客家會館成為了客家行政大樓,無疑的,他的功能跟台北市各區公所的功能一樣時,又豈有週一休館的必要?又豈有週六日開放參觀的需求,更豈有志工導覽的可能?如果都沒有,客家會館又豈是個會館,充其量只是個辦公大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