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其實這幾年挺熱門的,她熱門在幾個事件:免費的國際級表演,社會爭議事件,藝人陶晶瑩口中都沒有發展的童年故鄉,媒體評比永遠五星級的縣長,還有他辦過2011兔年台灣燈會及即將舉辦2012龍年的國慶煙火。
而這些最讓人感到困惑與矛盾的,莫過於永遠的五星級縣長跟烽火連天的社會爭議事件。何以一個把縣政搞得烏煙瘴氣的縣長卻同時也是一個連年五星級的縣長?近來,最近也是一直以來,我最常被人指著鼻子問的問題就是:妳們苗栗人怎麼了?苗栗人到底有甚麼問題?奴性這麼重嗎?身為一個家族曾在苗栗發展,自己也曾在苗栗工作過的我,應該稱得上是半個苗栗人。對於這些問題我的回答都是:這都是有社會基礎的。
苗栗的異質性:族群的、區域的、產業發展區位的複合呈現
一般人想到苗栗不外乎”客家”這樣子的既定印象,以為全苗栗都是客家人。到底該如何開始認識苗栗?
我習慣從北邊開始講起,基本上北邊的竹南(閩南人,靠海)、頭份(客家人,靠山)兩鎮鎮民都習慣往更北邊的新竹移動,不論是就業或生活圈,其實是比較靠近新竹的。南邊一點靠海的鄉鎮如後龍、通霄、苑裡,則住著大部份不想因此被誤以為是客家人,而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苗栗人的閩南人,她們大多以務農及小規模的漁業為主要生計。在地緣關係上,通霄、苑裡的閩南人其實喜歡往更南一點的台中、大甲、清水去活動,那裏似乎才是同一個生活圈。
更特別的,苗栗的南邊還有一個叫卓蘭鎮的地方,以產水果聞名,但不講可能不知道,很多人會以為他屬於台中,因為她太靠近東勢、豐原,又有著跟台中一樣以04開頭的電話區碼,不同於以037為區碼的苗栗其他鄉鎮市,這裡天高皇帝遠,素來民風剽悍。縣治所在地苗栗市則是個以公教人員及早期(傳統)商業行為為主要人口的地方。扣除以上談到的幾個鄉鎮,其餘皆為苗栗的偏遠鄉鎮,不論他再怎麼有名如:三義木雕、大湖採草莓、泰安洗溫泉或是頭屋明德水庫吃河岸簡餐,他都是偏遠鄉鎮。偌大的苗栗,他應該被區分為好幾塊不同的發展區域來看待。
從區域、人口、產業來看,竹南、頭份是近20年來因為地緣鄰近新竹,開始有竹科、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各工業區的成立,成為一個新興的市鎮,有著較為年輕的人口,目前兩鎮的人口總數約占苗栗縣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而這也就是為何地方上一直有希望將縣治區遷至竹南、頭份這樣的聲音。這是個非常現實的算計,因為唯有如此,才可以把這兩個鎮跟苗栗縣綁在一起,否則他有可能會脫離苗栗。僅管如此,新蓋的縣府大樓,苗栗縣政府依然決定要在原有的苗栗市,因為在地緣上苗栗市是個中心。否則從卓蘭到竹南,短短60公里的路程,開車都需要花費一個半鐘頭的時間,搭高鐵都可以從台北到高雄了。
三等縣民很自卑
要理解苗栗、要認識苗栗,這是一個絕對不能漏失的脈絡認識,何為三等縣?為何稱之為三等縣?因為依據中央財政收支劃分法,苗栗縣的中央補助款一直以來,就是被排比到第三層級的縣市,是個被認為是不受重視的縣市,其他同等的縣市有:雲林縣、嘉義縣、宜蘭縣。
為了擺脫這樣三等縣民的自卑感,一個「讓全台灣看得見苗栗」的施政思維,一直在地方官的腦袋中像幽靈般的徘徊,於是開車經過中山高苗栗路段時,可以看到一座紅色拱形閃著各色霓虹燈的新東大橋,徹夜燈火通明。當台北市還在吵著該不該蓋巨蛋?蓋在哪裡?苗栗人早在十餘年前,就擁有一座可容納7500多人的小巨蛋體育館。這些地標型的建物,就是為了讓南來北往的車流看見-這是苗栗。
這樣的自卑感還表現在,尤記得當中二高與高鐵通車時,苗栗地方都曾經出現過這樣的輿論:「路線為什麼往海邊鄉鎮通過,不往山線走,中央就是不重視我們"苗栗"~~~。」這裡的「苗栗」很有趣,因為他特別指的是以客家人為主的山線苗栗,這句話不僅充分展露出不被重視的感覺之外,還顯現了,這種三等縣民的自卑,對於何為苗栗(人),主要是掌握在山線客家人的詮釋中。
或許是基於興建成本或地勢的考量,但不可否認的,在台灣許多重大交通路線的安排確實是政治經濟協商後的結果,將兩條貫穿台灣南北重要的交通路線往苗栗的海線偏移,這樣的安排,使得山線苗栗人更顯得不被重視,也坐實了苗栗就是三等縣民的社會認知。
或許是基於興建成本或地勢的考量,但不可否認的,在台灣許多重大交通路線的安排確實是政治經濟協商後的結果,將兩條貫穿台灣南北重要的交通路線往苗栗的海線偏移,這樣的安排,使得山線苗栗人更顯得不被重視,也坐實了苗栗就是三等縣民的社會認知。
三等縣民要翻身
要如何翻身?除了讓台灣看得見,還要讓世界看得見,所以縣政府願意砸大把鈔票請來世界級的表演,免費請縣民觀賞,把公家的資源(入場門票)當成私人私相授受的餽贈,邀請達官政要、紅頂商人、媒體民嘴及縣民觀賞世界級的表演,以媒體形象來包裝訴求苗栗正在脫胎換骨。
開開眼界可以,開開眼界而已,到底還是得面對縣民如何吃飽穿暖實質感受經濟發展帶來的轉變?竹南大埔科學園區的擴廠、後龍灣寶科技園區規劃、銅鑼中平工業區的開發、苗栗高鐵車站的開發、遠雄醫療園區、福祿壽殯葬園區等林林總總的開發計畫,苗栗縣政府將其包裝成21大旗艦計畫,在縣內以各種媒體管道進行宣傳,透過舉辦各式大型活動,目的就要讓縣民"感受到"苗栗動起來了,苗栗要脫胎換骨了,苗栗不再是三等縣了。重點是要"感受到"。
然而這些,都是用古窯、用良田、用人命、用保育類動物的棲地換來的,這樣的苗栗是不是像極了後發工業國家的發展模式呢!這些計畫正帶給了大多數苗栗人期待發展的想像。而這種後發工業國家的官僚,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我都是為縣民好,為了大多數人好,雖然會犧牲一些,但請相信我是為了大家好。對於任何的批評也會顯得一副發自內心的無辜、無奈、並且挫折感很大~~~。
從苗栗看苗栗
從苗栗看苗栗
這幾天因為華隆罷工案,副議長的強勢作為,無論是網路世界、報章媒體或社會輿論的公共討論上,開始出現一種對苗栗人責難、輕蔑的聲音:「誰叫你們都投國民黨! 」、「活該!」、「繼續支持劉政鴻、馬英九阿!」等之類的話語,好像苗栗人當前所面臨的一切都只是因為投了國民黨、投了馬英九所以就活該自作自受!
同樣是三等縣,沒幾個縣市可以像宜蘭一樣,有宜蘭經驗、有宜蘭驕傲,綠營執政的雲林縣也面臨著六輕的問題,早年的嘉義更曾經想要接收被台中趕出去的拜耳公司,這都是三等縣縣民一直以來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我真的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邏輯,會讓這樣的責難一而再的出現對苗栗人進行污衊。你有疑問我可以理解,但若你尚未了解問題就提出這種「活該」的言論,這既不是從台北看苗栗,也不是從台灣看苗栗,這是一種對於苗栗的污衊。
因為台灣的區域發展失衡、早年中央集權的統治形式,強中央弱地方的發展模式,財政收支劃分不公平等的現象,因為這種種理由,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苗栗人對於發展的想像會這麼貧乏,會這麼樣被政治人物牽著鼻子走。
從整體台灣社會的發展來看苗栗,是國民黨長年統治下的區域失衡,帶給苗栗這樣的發展困境,但同時也是國民黨的地方政治人物,所經營出來的社會關係,帶領著苗栗人、陪伴著地方上的人來思考面對這種困境。因此,在習慣上,這裡的人投票傾向會傾向於國民黨了。
試問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民進黨的候選人、能夠提得出更具進步性的發展想像,更努力的經營地方關係,苗栗縣民又如何會走到這步田地?如果民進黨有認真面對過這種三等縣發展的問題,又怎會每遇選舉,來到苗栗就自陷在族群議題的泥潦中。
苗栗今日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是有其社會基礎的,是一種三等縣民等翻身,意欲擺脫自卑感的期待存在著。是國民黨所統治下的台灣區域發展失衡及地方政治生態所錯綜產生的結果。若不幸的又遇上幾個風格特別強烈且極端的政治人物時~~~這就是今日的苗栗。
後記
當曾經苗栗地方的民意代表,政治人物,對著來自台北的媒體記者爆粗口然後被公開播放時,其實我們這些外地的苗栗遊子,正是最好的將苗栗介紹出去的管道,讓外界看見真正的苗栗,正視苗栗的發展困境,不要隨著一知半解的輿論起舞,這是我可以做得到的苗栗轉譯,轉譯苗栗。
後記
當曾經苗栗地方的民意代表,政治人物,對著來自台北的媒體記者爆粗口然後被公開播放時,其實我們這些外地的苗栗遊子,正是最好的將苗栗介紹出去的管道,讓外界看見真正的苗栗,正視苗栗的發展困境,不要隨著一知半解的輿論起舞,這是我可以做得到的苗栗轉譯,轉譯苗栗。
相關文章推薦(為什麼都是劉介修的,沒其他人寫了嗎?)
是的,苗栗未開發
鄉親,為什麼不看多明哥
一個城鎮的自卑與自救
1 則留言:
常常別人問我妳是哪裡人
我都"拍勢"說自己是苗栗人
大家根深柢固都覺得苗栗是鄉下地方
還有人問我苗栗老家有養豬.種田嗎
這...這叫我怎樣回答才好
張貼留言